使徒行传大纲
在耶路撒冷及其邻近作见証
在犹太和撒玛利亚作见証
- 8:1-9:31 扫罗、他的归主、及布道者腓利
- 9:32-11:18 彼得在犹太地的工作
- 11:19-12:25 巴拿巴在安提阿、及彼得被囚
作见証到地极
- 13:1-15:35 保罗第一次宣教旅程及耶路撒冷会议
- 15:36-18:22 保罗第二次宣教旅程
- 18:23-21:16 保罗第三次宣教旅程
- 21:17-23:35 保罗在耶路撒冷被捕
- 24:1-26:32 保罗被囚禁在该撒利亚
- 27:1-28:31 保罗到罗马的航程、及他在该城的逗留
使徒行传简介
使徒行传属于新约历史书。
路加写了两卷书,第一卷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福音书,另一卷便是使徒行传。在福音书中,他从基督信仰的创立者耶稣的起首,追溯基督教运动的起源。而在他第二卷著作 – 使徒行传中,他描述耶稣升天后基督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 他的门徒的事蹟。
使徒行传的内容可以清楚地划分成三部份:
第一部份 – 教会在耶路撒冷
因着耶稣的吩咐,门徒们在耶路撒冷等候圣灵的来临。然后,在五旬节时,圣灵来了,并降在聚会中所有人身上。圣灵的内住标志着教会正式的诞生。得着了能力后,使徒们在数周之间便带领了几千人归信基督。
因为使徒们的布道,教会迅速发展。不久这便成为传统犹太信仰的竞争对手,于是,犹太教领袖先是反对他们的传道,当发现未能制止他们时,更进而发展成直接的逼迫。
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教会,于是便需要选派特别的人来照顾有需要的信徒,可以容让使徒专心于传道和教导,于是开始了执事的岗位。
可是,执事事实上也不是只作行政的工作的,例如执事之一的司提反,就是因为他的讲道冒犯了听众而被石头打死。
第二部份 – 教会发展至犹太各地和撒玛利亚
由于司提反的殉道及加剧了的逼迫,很多信徒离开耶路撒冷,四散至犹太各处,甚至进入撒玛利亚。在这一部份,路加追溯福音如何突破犹太人的界限而接触到撒玛利亚人和外邦人。
扫罗曾参与导致司提反的殉道,但他在前往大马色的途中却遇上复活了的耶稣。这次相遇使扫罗明白到原来他从前所作的均是错误的,因此他成为了基督徒。
腓利 – 另外的一名执事,在撒玛利亚一带传道,并且带领了一位外邦人 – 非洲某国的高级官员归信。彼得同样地也在犹太人和外邦人中间传道,神在一次异象中教导他,外邦人和犹太人在洁净的意义上已经不再有分别了。这个异象就是为了准备他稍后被差派向一名罗马官员布道。到了这个时间,外邦人已经被接纳进入教会,可是,布道的工作仍然只限于巴勒斯坦。下一个关键时刻将由扫罗(他已改名为保罗)的宣教之旅带来。
第三部份 – 到全地作见証
福音因着保罗及其他无名信徒的宣教活动,终于突破了地域上的界限。
使徒行传记载了保罗的三次宣教旅程。第一次是在小亚细亚一带布道。由于工作极成功,当地便出现很多新成立的地方教会。他们大部份的成员都是外邦人,于是便引发了一项争论 – 外邦信徒是否需要先归化成为犹太教徒,才能进一步成为基督徒?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身分问题,它界定基督教是犹太教的一部份,抑或是一个独立的宗教运动。
为这个问题,使徒便在耶路撒冷召开会议,结果决定外邦信徒不需要先成为犹太教徒,这意味着他们不需遵守摩西的律法。这是一个历史里程碑,因为纵然有相同的根源,但从此基督教与犹太教便分道扬镖。
耶路撒冷会议后,保罗再作了两次宣教旅行,足迹远至欧洲,并且在那里也建立了很多地方教会。可是,纵使在欧洲,犹太人的反对仍然十分强烈。到最后,当保罗结束了他第三次的宣教旅程而造访耶路撒冷时,立即被当地的犹太人拘捕。他在没有经审判下被当地的罗马巡抚囚禁了一段日子。由于保罗是罗马公民,最后他运用其公民权要求把他的案件上诉至罗马皇帝。使徒行传就在保罗抵达罗马不久后完结。
Comments
使徒行传 — No Comments
HTML tags allowed in your comment: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