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师记大纲

1:1-2:5 仍未被征服之地

叛逆的循环

  • 2:6-3:6 循环的模式
  • 循环的历史:
    • 3:7-11 第一循环 – 俄陀聂
    • 3:12-31 第二循环 – 以笏、及一名小士师
    • 4:1-5:31 第三循环 – 底波拉和巴拉
    • 6:1-8:35 第四循环 – 基甸
      • 9:1-10:5 亚比米勒、及两名小士师
    • 10:6-12:15 第五循环 – 耶弗他、及三名小士师
    • 13:1-16:31 第六循环 – 参孙

 

盟约社会的解体

  • 17:1-18:31 宗教生活 – 米迦神像和但族的迁移
  • 19:1-21:25 社会秩序 – 基比亚人的邪恶和支派间的内战

 

士师记简介

士师记在希伯来圣经中属于前先知书,但在其他版本的圣经中,士师记是旧约历史书之中的一卷。

在征服应许地的战役其间,约书亚所采用的策略,是藉动员全以色列的军队毁灭主要的迦南势力,从而巩固以色列对迦南地的控制。至于那些较小的迦南城市,便留待个别的以色列支派自己去处理。 士师记所描述的,是紧接着约书亚后的年代。它记录着可悲的一个历史循环 – 叛逆 / 惩罚和悔改 / 拯救。

历史的循环

士师记告诉我们,以色列人并没有如预期的毁灭余下的迦南城市,相反的,他们更受到这些人的影响而追随他们的宗教和风俗!因着这样的背道,神惩罚他们,把他们交付予他们的敌人之手,神兴起不同的邻国先后入侵以色列的土地。因着这些压迫与受苦,以色列人悔改离开他们的恶行,于是神差派士师们成为他们的拯救者。但是,当危机解除了,在享受了一段太平的年日后,他们又故态复萌。这就是士师时代典形的历史循环模式,而在这段年日中,一共有六个这样的循环及伴随的士师。

士师是军事上的民族英雄,带领全国或是部份的支派抵抗他们的敌人。可是,部份的士师似乎也肩负民政,例如司法的功能。并且,他们的职任是个别地由神亲自拣选的,并不世袭。士师记中记载了,曾有一名士师的儿子企图将灵恩式的领袖架构转变成君主制,但这企图郤引至可悲的结局。

士师记中记述了两项事件,反映了这些年间普遍的混乱情况。第一则是米迦神像的事件,第二则事件是有关支派间的一场内战。

米迦的神像

米迦神像的事件反映了国家的宗教生活已面临瓦解的边缘。有一名叫米迦的人,在家中制造了一樽神像 – 似乎是他的家庭守护神。另一方面,但支派的人无法占领他们所分得的土地,所以他们向北迁移,到达迦南地北部,夺取那里的一座小城为业。但在他们北上的途中,他们遇到米迦,并且抢夺了他的神像,并且连同米迦所雇用的一名少年利未人一同带到他们新的家。而该名少年利未人竟然是摩西的一名孙儿!最后,米迦的神像不再只是一个家庭守护神,更演变成为了一整个支派所谟拜的一个偶像,并且更伴随着一个起源自摩西之孙的祭司系统!

支派间的内战

第二个事件是牵涉便雅悯在内的支派间的内战。基比亚是便雅悯境内的一座城,当地的居民犯下强暴一名妇人至死之罪!当这暴行的消息传到其余各大支派后,他们要求便雅悯人交出犯案的基比亚人。便雅悯人拒绝,结果爆发内战,差不多所有的便雅悯人都在战场上被杀,在战争完结后,只有少数仍然生还的。

其他十一个支派不欲看到便雅悯支派从此灭族,但他们又曾起誓不会把自己的女儿嫁与便雅悯人。因此,为了能够为便雅悯支派的生还者提供妻室,到最后,他们竟然设下陷阱,让这些便雅悯人从正在示罗庆祝节期的女子中,抢来作妻子!并且,这些女子当时所庆祝的节期,很可能是律法下要求的宗教节日,因为示罗是当时安放会幕之所在!

这些年间的全无法纪的情况,成为了部份以色列人要求立王的一个合理借口,因为君王能够为国家带来太平和秩序。以色列转变至君主制的一段历史,将是希伯来圣经正典目录中的下一卷书 – 撒母耳记上的主题,但按照基督教圣经中的书卷次序,我们先有路得记。


Comments

士师记 — No Comments

Leave a Reply

HTML tags allowed in your comment: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