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妻为妹(创12:6-13:4)
亚伯兰回应神的呼召,几经艰难终于到达了迦南地。与他同行的除了是他的妻子撒莱外,亦有他的侄儿罗得。纵使加上他们在哈兰累积的家丁人口,亚伯兰带领的仍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家庭而己,不过这个家庭已经相当富有。
当时的迦南地人口不多,除了数个亚摩利人的城邦外,还有一些相近民族散居四处。他们把原属西北闪族语系的宗教也带到了迦南地,并且在此逐步发展成比他们原居地的原来版本更邪恶的宗教文化。当中涉及的可憎的宗教礼仪,在以后的圣经启示中会有论及,因此会留待在处理相关经文时才加以分析,在此只稍为提及。
亚伯兰在抵达迦南地后,开始在该地到处迁徙、寻觅适合的地点支搭帐棚。对于游牧民族来说,这是十分自然的事情。主要决定停留与否的因素是该地能否提供足够的草支持群畜粮食的需要。
亚伯兰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到一处地点作短暂停留时,他通常都会在该处筑坛献祭给神。在一个多神敬拜的宗教环境中,亚伯兰的行为明显地有着向当地居民见証真神的意义。这情形在示剑的「摩利橡树」那里更为明显。「摩利」意思是教诲,极可能该处是当时迦南地上的一处宗教地点,因为在古代,宗教礼仪一般都会选择在大树旁进行。或许当地人民会到那里寻求迦南宗教中的神明之教诲或指引。若是如此,亚伯兰便是选择了一处宗教活动频繁的地点来公开见証他的耶和华信仰。
直到此刻为止,亚伯兰所作的一切似乎都是正面的,近乎完美无瑕!可是,紧接着创世记的作者立即给予我们另一幅对亚伯兰完全不同的描述-他因饥荒下到埃及,并且在那𥚃指妻作妹!这是何等的出人意表、也是何等的讽刺!
在埃及发生的这一事件,有两件事情创世记的作者只作暗示,却没有明言。首先,亚伯兰因为迦南地的饥荒而决定南下埃及暂避,因为埃及仍然有粮食供应。在这当中亚伯兰似乎并未曾先征询神的心意。若这是事实的话,这便是这位「信心之父」的第一次信心失败的事件!可是,创世记的作者却未明言神的想法。事实上,神是否同意亚伯兰南下埃及的决定?我们从神介入此事件以保护亚伯兰与撒莱这因素来看,是否可以断定神同意,或是至少不反对亚伯兰南下埃及的决定?
另外,创世记这段描述也似乎给予我们一个印象-亚伯兰是借着说谎来企图保护自己。说到底,撒莱是他的妻子,似乎不是他的妹妹。一个信心伟人无论在某一刻因什么原因忽然信心软弱了下来,但他的人格道德总不会也突然破坏净尽吧?因此,亚伯兰在埃及所作的行动,是一个出人意表的失望事件!
不过,我们不要忘记埃及在当时是一个强大的帝国,对法老的权力是不能作任何挑战的。因此亚伯兰忧虑的或许是一个十分真实的危机。况且,当神介入警告法老归还撒莱后,亚伯兰举家回到迦南地的南部,他便在伯特利和艾之间从前曾筑坛的地方,再一次求告神的名。明显地,他是为神对他的保护献上感恩。我们因此很容易会相信,经一事,长一智。亚伯兰必定从这一事件中经验到神的信实,和了解到自己信心上和人格上的错失。
可是,更叫人感到惊讶的,是稍后的经文见証到,当时的亚伯兰,原来竟然比我们现今所能够想像到的更加不堪!这是稍后的章节才会揭晓的启示,是创世记作者采用的文学手法,目的为制造情节上的悬疑和出人意表的发展,因此我在这𥚃只稍为论及。
单就现今这段创世记的段落来看,我们可作两个重要的观察。
首先,亚伯兰所作的,仿佛是无数个世纪前亚当在伊甸园中所作的之回响。当年亚当在堕落后面对神的质询时,他把堕落的罪责推到夏娃身上。夏娃是亚当的妻子,原本是亚当应该爱护的,甚至是亚当舍己命也要保护的一个对象。可是,面对可能承受神严厉的责罸时,亚当出卖了原本是他应该爱护的那位配偶。他非但没有舍己命以保护他的妻子,亚当甚至把罪责以及随之而来的他所惧怕的神的审判,也想要推到夏娃身上。基本上,亚当盼望可以借着牺牲他的妻子而能够保存自己的性命!
亚伯兰现在所作的,难道不是当日亚当的「翻版」?跟亚当一様,亚伯兰为求自保,出卖的竟然原是他理应最爱的、尽一切力量也应该要拼命保护的妻子!毕竟亚伯兰亦只是凡人一名!无论他的信心在某一刻是何等的高、何等的坚定,作为一个人,他仍然无法摆脱那已经败坏的人性-就是极度的自私。
再者,埃及的事件并不单单是亚伯兰他一人的失败。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亚伯兰的失败似乎也标志着神在历史中的计划的另一次挫败。
神在历史中行事,至今为止似乎处处都遇到错折。尤其当神每次要刷新一个开始时,遇到的似乎总是失败!当初神完成天地的创造后,始祖连管理万物的工作都没有作好前,很快已经因僭越被造位份而堕落了。
然后,当该隐杀害了亚伯后,神给予亚当与夏娃另外一位儿子-塞特。神要藉塞特重新开始一个敬虔的族群。可是几代之后,塞特族群因不再持守自己独特的敬虔身分而与叛逆的该隐族群通婚,结果甚至弄到全地的罪恶完全失控。
洪水后人类重新从大致上是敬虔的挪亚一家开始,但数代之间便发生了巴别塔事件,为洪水后世界的新生抹上一层阴影。
最后,到了亚伯兰的时候,神要在他身上开始以信为本的救赎历史。可是,正如上文所已经分析的,神这个计划很快便遭遇到错败-亚伯兰纵然不久前曾表露叫人心折服的信心伟积,但他毕竟仍然只是一个带着罪性的凡人,仍然难以摆脱人性上的种种扭曲和亏损。归根究底,亚伯兰跟很多人一样,都只是一个自私的罪人。
亚伯兰:一个带着罪性的凡人,如何能够在神对普世的救赎计划中扮演一个如此关键的角色?神如何能够确保,纵使亚伯兰会重复的失败,但在他身上开展的救赎计划却不会失败?是什么能够给予这保证?
答案将在创世记继续的叙事中提供。
Comments
指妻为妹(创12:6-13:4) — No Comments
HTML tags allowed in your comment: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