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虔一族 (创4:25-5:32)
紧接着该隐后代名录之后,创世记下一个段落记录的是塞特一族的后代。创世记作者刻意地把两族前后并列,是要作出强烈的对比:前者代表叛逆,后者代表敬虔。并且两段记录的结构平行:该隐一族中以两人作代表-该隐和拉麦,塞特一族亦以两人作代表-塞特和以诺。
正如该隐的行动预视了他的族群的邪恶特质,塞特的出生也开始了另一族群的敬虔气质。再者,拉麦的狂妄和对善恶的完全漠视,反映了该隐一族叛逆的高峯。相反地,塞特一族开始时敬虔的特质,完全展示在以诺一家与神非常特殊的同行关系上。
塞特
对夏娃来说,塞特的出生是神给予她的一份礼物:塞特代替亚伯的位置,因为该隐杀了他。
明显地,这是神给予夏娃和亚当的安慰。当然,一个失去了的生命,是不能完全可以由另一个生命替代的。纵使得到塞特这个儿子,亚伯仍然是失去了。可是,在产下新儿子的喜悦中,夏娃的伤痛多少也可得着抚平。这种心灵的安慰是可以想像的:曾几何时,夏娃与亚当的家庭是热闹的,可是,突然之间,亚伯死了,该隐离他们而去,开始他在大地上一生飘流的刑罚。原来好好的一个家庭,一瞬间变成了一个空巢!在这个意义上,夏娃其实是同时失去了两个儿子!我们可以想像夏娃在这个空荡荡的家之中,她心灵中亦是同样的空荡、悲哀、和寂寞。塞特的诞生,重新给予夏娃欢笑的理由。
可是,塞特代替的实在不单单是亚伯在夏娃心中的位置,或许更重要的是,塞特代替的是亚伯作为敬䖍者的角色:当亚伯被杀后,从人类的第二代开始,世上只剩下一个邪恶的族群-该隐一族。因此,神须要给予夏娃另一个儿子代替亚伯,作为另一个敬虔族群的开始。
塞特扮演的这个角色是十分清楚的,在创世记第四章末尾记录的人类承传名单中可以明确地看到。第一:在人类后代传承的名单中,被称为亚当的儿子的是塞特,而非该隐。第二:创世记作者特别强调塞特的「形象样式」是和亚当相似的,而亚当的「样式」是神的样式,是亚当被造时被赋予的,亦是人作为人蒙神特别祝福的原因。因此,继承神的形象及随之而来的神对人类普遍祝福的,是塞特及他的一族。
塞特族群的敬虔在他的下一代已经清楚地显明出来:在塞特的儿子以挪士那一代,人开始求告耶和华神的名。即是说:与神的关系,开始进入一种比较正式的敬拜关系。这与该隐的情况形成强烈对比:该隐流离飘荡在大地上,这刑罚的目的是为要「离开神的面」,但塞特族群追求的却是亲近寻求神的名。
以诺
到了以诺的年代,世界已经逐步地在解体中,塞特一族原来的敬虔特质已经逐渐地在消退。但是从以诺的例子中,我们看到,纵使世界已经步入一条迈向毁灭的不归路,在一个渐渐失去敬虔的族群中,个人或是一个小小家庭的敬虔仍然是可能的个人决择。
以诺的儿子玛土撒拉的名字是带有神谕意义的。这名字的意思,大概是指他一离去后,某事情便来临。从本段记载的下文来看,玛土撒拉去世的一年,便是洪水来临的时候。因此,这个儿子的命名,是一个启示事件,预告洪水的审判,警告正在普世急促堕落中的人类必须及时回转悔改。
明显地,以诺与神的关系必定十分特殊,神才透过他向普世宣告审判的警告,新约的犹大书也描述以诺为一个处身叛逆世代中为神传义道的忠诚之人。不过他对将临审判的宣告,世上竟然没有任何人相信接受。但神仍然给予普世邪恶叛逆的人类充足的悔改机会:玛土撒拉是圣经记录中人类中最长寿的一人,洪水来临的时间明显地反映了神的寛容。
在一个普世已经陷入邪恶不信的世代,以诺作出一个决定性的个人决择:须然整个世界已经失去希望,但是个人的盼望仍然可以拥有-这是一个对个人敬虔的委身。在一个普世人类都选择离弃神、背叛神的年代,以诺个人的决择是:他要单单的与神同行!
神的回应是:以诺与神同行三百年后,神便把他接走了。圣经记录中未经死亡便进入永恒的仅只两人,而以诺是其中一位。这见証了一项真理:一个人的属灵决择是可以完全自主的-最高的敬䖍竟然发生在最邪恶叛逆的世代!
以诺在世的日子相对于与他同代的人是比较短,但是他的敬䖍在他的家庭中仍然留下美好的属灵传统。他的儿子玛土撒拉生下一名儿子,名叫拉麦。但这拉麦不同于该隐一族中那位邪恶的拉麦。这位以诺的孙,继承了他祖父传下的家族的属灵传统。这位拉麦知道他刚出生的儿子挪亚,将会直接关系到洪水的来临,但在拉麦的心中,洪水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件他欲逃避的可怕事件,(事实上,拉麦去世后五年洪水才来临)相反,他视洪水为对普世罪恶的洗湅。并且,他视他的儿子挪亚为人类的新盼望,在某种意义下将要成为人类从大地上的叹息劳苦中得安慰和解放的渠道。或许神在挪亚身上的计划此时仍然未曾向拉麦完全揭示,但拉麦对挪亚将要扮演的历史角色,似乎从神那里隐约知道了一些端倪,这显示与神同行的高尚属灵传统在这家族中仍然被保留。
今天处身在一个普遍地敌视基督信仰的世代中,你、我的个人属灵决择又是什么?
Comments
敬虔一族 (创4:25-5:32) — No Comments
HTML tags allowed in your comment: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